籍海探珍——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著作初版本巡礼

时间:2016-09-25    来源:

  • 分享

时间 地点

前言

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,一生著译宏富,包括书信、日记,皇皇近千万言。1936年,鲁迅病逝前亲自编订“三十年集”书目,所列著作就达24种。鲁迅著作版本、版次之多,令人叹为观止。如小说《呐喊》,仅在1949年前,就正式印行达三十多个版次。鲁迅生前极为重视书籍装帧艺术,许多著作初版时,无论封面设计、书名题签,还是装帧式样,都由他亲自操作,风格各异,别具美感。当今天我们再翻开这些存世不多的鲁迅著作初版时,更觉弥足珍贵。 绍兴鲁迅纪念馆自上世纪50年代起,致力于鲁迅文物资料收藏,迄今藏有大量不同版本的鲁迅著作。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、逝世80周年。鲁迅纪念馆特以馆藏鲁迅著作初版本为主,同时择取有代表性的鲁迅翻译、编辑、校勘的中外古今作品的版本,分全集、著作、译作和辑录古籍四部分,以《籍海探珍——鲁迅著作初版本巡礼》为题展出,供广大观众欣赏,同时也以此为一瓣心香,表达对先生的景仰之情。

5:39记鲁迅——青灯阙原创音乐来自绍兴鲁迅纪念馆

全集(第一部分)

1938年复社纪念本乙种初版(20卷本)

1938年鲁迅纪念委员会编印复社出版的《鲁迅全集》纪念本乙种。此版本是第一部鲁迅著译收集较完整的全集,全书一套20本,共印制200套,此为第180号。紫红色胶布封面,黑皮书脊并包角,烫金字,真金顶。附楠木双层书箱,正面刻有蔡元培先生题:“鲁迅全集 纪念本 蔡元培”白文绿字。全集由蔡元培、马裕藻、许寿裳、沈兼士、茅盾、周作人、许广平等组成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,复社主持出版和代理发行工作,是鲁迅著译作品的汇集,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宏大、装帧精美的“现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”。

【1938年版全集】

同时展出的还有1948年9月15日光华书店东北版和1948年12月15日作家书屋版,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六卷本及2005年出版的十八卷本。

【东北版全集】

【2010年台湾邱守峦向本馆捐赠1948年作家书屋版《鲁迅全集》】

1941年《鲁迅三十年集》(30本)

1941年10月,鲁迅全集出版社初版《鲁迅三十年集》。编印出版《三十年集》是鲁迅生前的意愿,“回忆《坟》的第一篇,是1907年作,到今年足足30年了,除翻译不算外,写作共有200万字,颇想集成一部,印它几百部,以作纪念。”1936年初夏,鲁迅曾说“只是著述方面,已有250余万言,拟将截止最近的辑成十大本,作一纪念,名曰《三十年集》”。鲁迅先生在逝世前为该书的出版拟定了书目,本设想自己慢慢集印,后因积劳成疾,未能进行下去,成为一大憾事。1941年10月,为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,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印,鲁迅全集出版社发行的《鲁迅三十年集》,在许广平的主持下出版。此套书的封面与初版基本一致,但有些书的图案颜色较有变化,但书脊、扉页、版权页为统一版式。

【鲁迅三十年集】

著作(第二部分)

《中国矿产志》(1906年)

1906年上海普及书屋、南京启新书局、日本东京留学生会馆发行,顾琅、周树人合撰的《中国矿产志》。此书是一部记述我国地质状况和矿泉资源的自然科学著作,他们利用课余时间,从我国各个地质年代中矿产和生物形成及客观事实出发,运用在南京矿路学堂时获得的地质学、矿产学的基础知识,用科学眼光,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地质学科学著作。

《中国矿产志》

《呐喊》(1923年)

1923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初版《呐喊》,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,被列为“文艺丛书”之一。本书收入了鲁迅在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15篇小说,包括《狂人日记》、《阿Q正传》、《明天》、《一件小事》等名著。《呐喊》的问世,“是一个新辟的天地”;是“中国新文艺上真正的,划时代的杰作”,奠定了我国新文学的基础。由于该书所收之篇章都是经典之作,在国内外反响巨大,仅1949年之前就有38种版次。初版的封面为深红色,书名“呐喊”和作者“鲁迅”系铅字放大,用曲线相隔。从第4版起,书名和作者由鲁迅自书带有隶书风味的美术字,使封面更显活力。

《呐喊》

《彷徨》1926年)

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《彷徨》,鲁迅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。“乌合丛书”之一。本书收入1924年至1925年鲁迅创作的11篇小说,卷首引录了屈原《离骚》中的诗句作为题辞,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正体现了鲁迅当时真切心情和探求真理的热切愿望。封面由陶元庆设计作画。橘黄色封面,墨绿色画。画面上三个穿着墨绿色舞装的人,面对着一轮深红色的昏沉沉的太阳并行坐着,似在看落日,而太阳也在缓缓地下去,貌似彷徨。这与《彷徨》的词义颇为贴切,具有寂寞之后准备去追求光明、迎接战斗的含意。《彷徨》与《呐喊》一样,是五四新文学的奠基之作,因此版次也是名列前茅。

《彷徨》

《野草》(1927年)

1927年7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《野草》。散文诗集。为“乌合丛书”之一。本书收录鲁迅先生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创作的散文诗23篇。鲁迅对出版《野草》是这样说的“那时有了小感触,就写些短文,夸大点说,就是散文诗,以后印成一本,谓之《野草》”。正如他在《题辞》中写道:“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”,“地火在地下运行,奔突;熔岩一旦喷出,将烧尽一切野草,以及乔木”。因此,孙福熙所作的初版封面是深绿色的地面下有一抹绿色的地火,鲁迅自书美术字“野草”,旁署“鲁迅先生著”。当时,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,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心境很颓唐,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,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鲁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,继续战斗,却又感到孤独、寂寞,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。诗集内容形式多样、想象丰富、构思奇特、语言形象,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,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;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,诗性的想象与升华,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。

《野草》

《朝花夕拾》(1928年)

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初版《朝花夕拾》,鲁迅回忆散文集。为“未名新集”之一。所收入的10篇回忆散文创作于1926年,以记事为主,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,往往又夹以议论,做到了抒情、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,优美和谐,朴实感人。作品富有诗情画意,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;形象生动,格调明朗,有强烈的感染力。鲁迅对初版《朝花夕拾》的装帧和封面设计,花了不少心血,先后三易画者,最后确定由陶元庆所画的以亭园草木衬以古装仕女,寥寥数笔勾画出了颇有中国风味的景色。此书封面图案精巧,神灵飞扬,赫然有宋词之风。

《朝花夕拾》

《坟》(1927年)

1927年3月北京未名社初版《坟》,是鲁迅第一本论文集。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07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论文23篇,是一本“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”。1926年11月11日,鲁迅《写在〈坟〉后面》中写道“想将糟粕收敛起来,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,一面是埋藏,一面也是留恋。”这是鲁迅取名“坟”的含意。初版的封面、书名等总体由鲁迅设计,图案由陶元庆设计,白色封面,淡黄色图案。

《坟》

《热风》1925年

1925年11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《热风》,是鲁迅第一本杂文集,收录了1918年至1922年鲁迅创作的杂文41篇。

《热风》

这是鲁迅开始运用杂文的武器作战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先后出版《华盖集》、《华盖集续编》、《而已集》、《三闲集》、《二心集》、《伪自由书》、《南腔北调集》、《准风月谈》、《花边文学》、《且介亭杂文》、《且介亭杂文二集》、《且介亭杂文末编》、《门外文谈》、《夜记》等十五本杂文集,鲁迅的杂文理一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。这种批评,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,“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,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,是感应的家庭经营,是攻守的手足,”是“匕首和投枪”。《热风》初版为米色封面,鲁迅自书红色美术字“热风:鲁迅”。在以后出版的杂文集都是采用了这种简洁的封面设计形式,就像他的杂文一样,蕴含着他的严肃、崇高而执著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。

《华盖集》

《伪自由书》

《南腔北调集》

《准风月谈》

《且介亭杂文》

《且介亭杂文末编》

《鲁迅书简》1937年

A.1937年上海三闲书屋出版许广平编《鲁迅书简》影印本(乙种)

【《鲁迅书简》乙种】

B.1937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许广平编《鲁迅书简》影印本(甲种)

【《鲁迅书简》甲种】

C.1937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许广平编《鲁迅书简》影印本(丙种)

【《鲁迅书简》丙种】

D.1946年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许广平编《鲁迅书简》铅印本。

【《鲁迅书简》铅印本】

1937年6月,上海三闲书屋初版许广平编《鲁迅书简》影印本。收录1923年9月到1936年10月鲁迅致许寿裳、台静农、许钦文、曹靖华、内山完造等54位亲友信札69封。手迹影印本分甲乙丙3种装帧。乙种为函套线装本,宣纸精印;甲种为皮脊本,铜版纸精印;丙种为胶布书脊本,道林纸精印。由于国民党当局不仅查禁鲁迅著作,而且致友人的书信出版也十分困难,因此,到1946年10月,才由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的《鲁迅书简》。

译作(第三部分)

《域外小说集》(2册)1909年

《域外小说集》是1909年2月和6月由鲁迅和周作人合译,先后在日本东京出版的短篇小说集。第一册收小说7篇,第二册收小说9篇。本书封面统一为青灰色,上端印希腊神话故事的图案,下印陈师曾自右向左横书篆字“域外小说”。鲁迅在《序》中说:“我们在日本留学时候,有一种茫漠的希望: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,改选社会的。因为这意见,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。……这结果便是译印《域外小说集》。”《域外小说集》便成为我国从事介绍外国文学的最早作品之一,也是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首次合作出版的书籍。

《域外小说集》

《工人绥惠略夫》1922年

《工人绥惠略夫》是鲁迅翻译俄国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,1922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。是“文学研究会丛书”之一。本书初版封面为单色线条图案,左右两边分别绘有站立的带有翅膀的小孩,四周是花纹细巧、构图繁复,墨色深浅有致的线条画,在商务印书馆早期书籍中,别开生面。

《工人绥惠略夫》

《桃色的云》1923年

《桃色的云》是鲁迅翻译的俄国诗人、童话作家爱罗先珂的三幕童话,1923年7月由新潮社初版,“文艺丛书”之一。俄国盲人诗人爱罗先珂受到日本当局的驱逐来到中国,鲁迅对他的遭遇十分同情,为了“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”,想将他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,因此翻译了这部具有“积极意义”的作品。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上,鲁迅也化费了不少心思,白色封面上方红色图案,系鲁迅摹绘的石刻云纹。封面下端分二行横印黑字书名和著者。

《桃色的云》

《苦闷的象征》1924年

《苦闷的象征》是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著的文艺理论集,1924年新潮社初版,“未名丛刊”之一。1923年9月作者厨川白村死于关东大地震,后在其别邸的废墟上发现了该书遗稿。鲁迅就依据东京改造社的版本进行翻译出版。鲁迅认为翻译这类书籍,是召唤一种“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”,以催促“大艺术的产生”,来冲破当时因循守旧的思想束缚。因此,鲁迅曾把这部书作为文艺理论的讲义,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授。该书的封面画着一把钢叉,叉着一个少女的舌头号,象征所谓“人间苦”。此封面是陶元庆最早一幅为鲁迅绘制的封面画。鲁迅非常满意,“使这书被了凄艳的新装。”

《苦闷的象征》

《死魂灵》1935年

《死魂灵》是鲁迅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著的长篇小说,1935年1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,“译文丛书”之一。果戈理的《死魂灵》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,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。1935年,鲁迅以德译本为底本,精心选译此著作。当时鲁迅带着虚弱的身体,一直支撑着翻译工作,直到后来一病不起,此书成为了先生的翻译绝笔。

《死魂灵》

辑录、校勘古籍(第四部分)

《会稽郡故书杂集》

《会稽郡故书杂集》,1915年会稽周氏刻本,是鲁迅早期辑录史传地记中有关会稽记载的古代逸书集。全书辑集古会稽先贤著作8种。鲁迅一生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神,从事古籍的辑录和校勘,使许多濒于失传的文献重新得到流传。《会稽郡故书杂集》便是其中一部。此书在鲁迅青少年时便开始搜集文献,几经搁置,到1915年在绍兴刊行木刻版,可谓三辍其业,辗转成书。此书为白棉纸线装。封面淡黄色,由陈师曾小篆题签,钤“师曾”章。内封牌记镌“乙卯二月刊成/会稽周氏藏版”。

《会稽郡故书杂集》

推荐阅读

地址:浙江省绍兴市解放路、中兴路与鲁迅路的交叉口鲁迅中路235号
版权所有©绍兴鲁迅故里·沈园景区

网站访问统计: